近日,中医药标准化国际会议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南宁市召开。本次会议是“智汇八桂·高层次专家广西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国、荷兰、德国等9个国家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展开深入交流。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昱在致辞中介绍,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累计发布125项国际标准。广西民族医药资源丰富,具备政策、区位与产业多重优势,期待与广西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自治区中医药局局长黎甲文说,标准化是“健康广西”建设的关键支撑,需加快重点领域标准研制与科技成果转化。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苏骏提出,广西正积极推进市场便利化建设,着力提升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水平,助力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
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姚春介绍,学校在各方支持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广西地方标准研制,取得系列成果。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深化国际标准合作,推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融合创新,为“健康广西”建设和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专项项目成果发布。
在会议学术报告环节,海内外多位权威专家围绕中医药标准化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期间,广西中医药大学牵头发布的“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专项”成果引发关注。该专项联合46家单位,聚焦全产业链闭环研究,有效推动广西中药民族药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