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帮扶,助“无声世界”同样精彩-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11/17 10:10:43
来源:广西日报

政策帮扶,助“无声世界”同样精彩

字体:

原标题:政策帮扶,助“无声世界”同样精彩

  11月10日7时许,起床洗漱,吃完早餐后,黄高德从在南宁市衡阳西路租住的公租房出发,步行到不远处的白苍岭地铁站,乘地铁前往十几公里外的单位去上班。

  “为什么不在单位附近租房住,方便上下班?”

  “因为我租住的是公租房,租金有减免;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也是免费的,所以上班远点没关系,早上起早点就好了。”面对记者的询问,28岁的黄高德说。

  黄高德所在单位——广西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位于罗文大道,乘地铁到西乡塘客运站下车,在路边租辆共享电单车骑几分钟就到了,全程用时也就半个小时。这为刚工作几年的他减轻了不小的生活压力。

  黄高德是名听力一级残疾人,普通话略显生硬,但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自信阳光、充满活力。

  黄高德的家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信村,父母都是农民。在他两岁时,父母发现他只会说“爸爸”“妈妈”等一些词语,连简单的语句都不会,看电视要凑近电视机。这才带他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父母很担心,为他竭尽所能,向残联申请适配的助听器。在他5岁时,把他送到广西听力言语康复中心,接受免费语言康复训练。经过1年多的发音、辨声、听觉训练,黄高德已经能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之后,他进入普通小学、初中和高中,随班就读,与其他健听同龄人共同学习。

  老师上课时,他经常听不清楚,只能通过读唇术、记笔记、反复听录音等方式去弥补。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黄高德顺利考取吉林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像我这样的孩子,能够考取大学,全靠国家的教育帮扶政策。”他说,从9年义务教育到高中,学杂费减免等各种保障残疾学生求学的救助政策,他都享受到了。大学期间,他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这让他在求学路上,没了后顾之忧。

  然而,2020年大学毕业后,求职四处碰壁的黄高德,信心受挫,把自己关在家里近一年,拒绝出门。父母很是焦急,向广西残疾人劳动就业指导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让他前去登记求职信息。

  “不久,我就接到了广西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的面试通知,并顺利通过面试。”黄高德说,入职后,单位给他安排了一个后勤与技术支持的岗位,负责电子设备维护、会议保障等工作,自己也慢慢在工作中成长,恢复了自信,工作之余还发展了打羽毛球、射箭等爱好,生活丰富多彩。

  黄高德的妈妈徐映英说,儿子有了工作和收入后,也开始帮家里分担压力,“现在我们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我和他爸都很开心。”

  去年9月,黄高德还给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蜗,30多万元的手术和设备费用,经医保报销15万元后,他还通过职工互助保障获得16万元补助,“最后我只用出3万多元,大大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他说,2021年初他植入左耳人工耳蜗时,一个公益组织也资助了他3万元。

  对于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黄高德很满意,但他说自己不会停步不前,而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全区,黄高德的故事并非个例。“十四五”期间,广西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共为95.18万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为22.13万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辅具适配服务;累计资助残疾学生4.48万人次;累计安置残疾人就业13.02万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石红星 凌 鹏)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