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11/07 09:32:32
来源:广西日报

广西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字体:

  原标题:我区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1月6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获悉,我区高度重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千万工程”经验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十四五”以来,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亿元支持我区35个县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2024—2025年,自治区连续两年每年安排衔接资金10亿元实施“千万工程”项目,并撬动社会资本、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不断取得乡村振兴阶段性成果。

  村庄规划编制按需有序推进。出台“1+N”政策强化乡村振兴用地保障,持续探索推广“数据共享+技术赋能+多方协同”的村庄规划编制新模式并获国家层面推广。“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7亿多元自治区补助资金支持完成7500多个有需求、有条件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

  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不断提档升级。“十四五”以来,我区深入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全区99%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100%的行政村通等级路,93.8%的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4%。改造农村危房32056户。持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行政村5G和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

  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向好。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成为全国第7个、西部第2个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省份。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上报值达45.3%。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收运处理的村民小组比例达到95%。今年以来,排查养殖场(户)38.91万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逐步提高。“十四五”以来,统筹资金274.6亿元新建、改扩建6407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新建204所),统筹资金72.71亿元支持各地新建幼儿园263所;累计下达实施县乡两级卫生健康项目598个,总投资346.96亿元,全区建成乡镇卫生院1265个并配备执业(助理)医师2.47万人,村卫生室1.78万个并配备乡村医生3.54万人。建设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627个、覆盖率达60.9%。

  乡村富民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先后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统筹推进现代设施农业提升等“七个专项行动”,推动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蓬勃发展,打造升级了粮食、蔗糖、水果、蔬菜、畜禽、渔业等6个产值超千亿元农业产业集群,累计创建三黄鸡、桂系猪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以糖料蔗、茉莉花、六堡茶、奶水牛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以及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72个,涌现出“无人化农场”“滴滴农机”“智慧植保”等一大批“人工智能+农业”典型应用场景,我区“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走深走实。强化党建引领,星级村党组织占比达49.1%。村级议事协商形式不断创新,群众参与治理的渠道更加畅通。深化清廉乡村建设“五廉行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记者 陈静)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