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山为幕,天作顶,俄耳甫斯洞中来……-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11/03 11:45:48
来源:新华网

文旅新探|山为幕,天作顶,俄耳甫斯洞中来……

字体:

  “在如此美好的山水中,展示自己的作品,是永生难忘的体验。”来自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的表演者安耶洛斯·马格尼萨利斯说,第一次来到桂林,就收获了与山水独特的互动体验——“在喀斯特岩洞中表演”。

  在钟乳石环抱的桂林七星岩中,希腊神话中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在“洞剧场”上演。

  “没想到这部剧能与天然岩洞的环境相契合。”安耶洛斯·马格尼萨利斯说。洞穴天然的回声,凹凸不平的岩壁作为投影屏幕产生虚实融合的效果,不仅给演员,也给观众带来了非同寻常的观赏体验。此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改编剧目《154种方式说爱你》、肢体剧《无·影》接连上演……岩洞里回荡着莎士比亚的诗行,石笋上形与影交错。

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创排的戏剧《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在桂林七星岩洞里上演。(刘峥 摄)

  10月24日至11月2日,为期10日的2025桂林艺术节在山水之中上演。18部剧目、百余场艺术活动,山剧场、洞剧场、草地剧场,全城十多处演出场地一半以上在户外;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戏剧巡游剧目轮番上阵;山水艺术市集里,游客转个街角遇到戏剧。

  “原本只是打算来桂林游山玩水,没想到与一场艺术盛宴不期而遇。”来自上海的游客刘心怡惊喜地说,漫步城市时,好像闯进了一场“山水集市”:与侗族阿姐在唐代城门遗址——古南门之下挽手而舞、体验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雕版彩色套印、为傩面具着色,她感慨,山水之外,仿佛“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在桂林市虞山公园,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创排的戏剧《一个简单的故事》在此上演,树木、石山均为公园实景。(受访者供图)

  1944年,戏剧家欧阳予倩、田汉等人在桂林发起“西南剧展”,以文艺形式为抗战讴歌呐喊。为了回望与致敬那段烽火中的戏剧岁月,自2022年以来,广西联手中央戏剧学院举办桂林艺术节。

  四载春秋里,山水与艺术相依,城市与戏剧共生。

10月24日,演员在2025桂林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桂林市秀峰区解放西路,满眼翠绿之中,红墙青瓦、中西结合的两层建筑,这几日好戏连台、掌声不断。话剧《庄周梦蝶》、桂剧《破阵曲》、奇幻剧《海底两万里》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轮番上演。

  “你们演梁红玉,要用心演、用情演,这样才能传承百年。”80多年后,作为广西省立艺术馆的首任馆长欧阳予倩先生的话,在这幢红楼里再次回荡。桂剧《破阵曲》致敬了“桂林文化抗战”的历史。

  “没想到桂剧这么好看,希望来这里旅游的人们,都能来看看桂剧,能了解桂林的抗战文化。”观众满女士说。

10月24日,演员在2025桂林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桂林,既揽山水之美,又拥人文之胜。

  “桂林山水使戏剧变得不一样。”桂林艺术节艺委会委员王潮歌说。山作幕墙,星空作顶,现场环境与戏剧完美契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和文化交流使者前来观演交流。

  韩国演员、釜山电影中心首席执行官高仁范今年受邀来到桂林艺术节,观看了山水之中的《印象·刘三姐》等演出后,他感慨地说:“在这里,哪怕只是望着山发呆,都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意迸发。”

在桂林靖江王城,“戏剧巡游”吸引了游客、市民驻足互动、拍照。(刘峥 摄)

  “我们以‘山水+’‘戏剧+’为理念,让桂林独有的自然山水成为艺术舞台,让艺术创造力化作城市生命力。”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说,这是以文化育人、以艺术兴城的新时代格局。

  策划:孙闻、李欢

  记者:陈露缘、田子骏、黄凯莹

  视频制作:陈露缘、田子骏、黄凯莹

  海报制作:陈露缘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广西分社联合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