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应急部门发布科普指南,提醒市民正确选购和使用取暖产品
警惕风险莫贪便宜才能“身暖心安”
随着新一轮强冷空气南下,全国多地气温迎来“断崖式”下降,南宁也渐生凉意。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电暖器、电热毯、暖手宝等取暖产品陆续上市。与此同时,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发布冬季取暖安全科普指南,结合近期多起事故案例,提醒市民警惕取暖器材使用中的“隐形危险”。
品牌暖手宝上市 安全认证成“标配”
11月1日上午,民族大道凤翔路段某大型超市,不少市民正围在取暖器材区域挑选商品。货架上,一些品牌电热暖手宝占据“C位”,产品包装上清晰标注着“3C认证”“7重安全保护”字样,还附带防爆、防触电、防漏水等技术说明图。
这些暖手宝价格多在49.99~69.99元区间,部分产品还搭配毛绒外套,包装内附带安全使用提示卡,明确标注“禁止边充边用”“勿放入被褥”等注意事项。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我们进的都是电热丝加热款,比往年的电极式安全多了,你看包装上,每款都有检测报告。”
随后,记者走访了附近3家精品店,发现在售的暖手宝同样“标配”3C认证标识,部分门店还在显眼位置张贴了“安全用暖提示”。“现在顾客买暖手宝都会先问有没有3C标识。”一家精品店的店主表示,不安全的产品他们也不敢卖。
低价无标识 “三无”产品风险高
然而一些小型门店所售取暖器材仍暗藏隐患。
记者日前在江南区某老旧小区周边的杂货店看到,货架角落摆放着几款无品牌、无包装的暖手宝,售价在20~30元之间。这些产品外壳没有任何安全标识,打开后能看到简单的电极加热结构,店主坦言“这是杂牌子,能用就行”。
在另一家社区便利店,一款电热毯的包装上仅有“合格品”字样,未标注3C认证、使用年限等关键信息。“这个便宜,比品牌产品便宜一半。”店主说,冬天用的东西,凑合用几个月就行。
在兴宁区某市场,部分商户销售的小型电暖器同样存在“三无”问题,机身没有温度保护装置,说明书仅简单标注“注意防火”,未提及具体安全距离、使用禁忌等内容。
“这些低价产品的风险很高。”一名从事家电销售的业内人士说,电极式暖手宝容易漏电爆炸,无认证电热毯可能存在线路老化问题,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触电事故。
事故敲警钟 安全用暖需记牢要点
日前,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冬季取暖安全科普指南,列举了外地多起近期发生的取暖器材安全事故。大多数该类事故都是因为产品不合格或使用不当引起。电热毯起火多因加热丝断裂、接触不良,高温点温度可达800℃,能轻易引燃被褥;电暖器覆盖衣物、靠近易燃物,也会快速引发火灾。
如何正确使用各类取暖器材,确保冬季取暖安全呢?使用暖手宝,优先选择电热丝加热款(可通过“圆弧形加热器”外观辨别),拒绝电极式产品;充电时避免覆盖、远离易燃物,充电完成后断开电源再使用,切勿边充边用、放入被褥。
使用电热毯前检查线路是否破损,禁止折叠、卷曲使用;通电时间不超过2小时,入睡时务必断开电源;家用电热毯使用年限不超过6年,超期产品及时更换。
电暖器要远离明火,避免在附近使用空气清新剂、花露水等物品,防止爆炸。机体温度较高,需与衣物、被褥等易燃物品保持1米以上距离。禁止覆盖遮挡机体,也不可用于烘烤衣物、袜子,以免引发火灾。规范使用电暖器,才能有效避免安全隐患。
此外,应急部门特别提醒,电器起火时严禁用水扑救,应先断开电源总闸,再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若火势失控,需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拨打119报警。(记者 韦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