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绿业 合作共襄——2025年广西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邀您共赴绿色之约-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10/14 17:54:38
来源:新华网

林木绿业 合作共襄——2025年广西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邀您共赴绿色之约

字体:

  这是开放发展的广西。东门林场里,吸引越南林业大学专家与广西科技员开展合作交流;钦州港的码头上,树木种苗、家具家居、营林机械整齐装箱“漂洋出海”;老挝的土地上,广西建起的林木业生产基地落地实施。千方百计竞相开放的发展态势,是广西林木业不断扩容合作“朋友圈”的真实写照。

  开放“国际范”

  2000多年前,合浦港商贾云集、舟楫如织,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广西的开放基因早被写进这片土地上。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到东盟。”广西,是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份。

  从南宁出发,中越国际旅客列车夕发朝至;南宁国际铁路港发出的中越班列,“当日发、当日达”。通江达海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雄姿已现,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广西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前身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已经连续举办13年,各国宾朋在此相聚,共赴林业行业的“顶流盛会”,见证一项项国际标准发布、一个个合作项目落地。在这里,每年林木展都会有许多新朋友加入,老朋友也越来越多。如今,这场跨越山海的约定,正迎来新的故事篇章。

2024年世界林木业大会公众开放日,观众和客商前来参观选购木质工艺美术品。新华社记者张爱林 摄

  林木业“顶流”

  广西的森林资源堪称“家底雄厚”,人工林面积稳居全国第一,2024年总产值跃升万亿级。以全国约5%的林地面积,产出全国约40%的木材、30%的香料香精、15%的油茶籽。

  广西的林业实力,藏在“以少育多”的奇迹里,更藏在科技创新的信心间。

  世界第一株桉树三倍体在此诞生、全国首个局区共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落地、建立广西首批桉树太空育种试验林,从实验室到林场,从地面到太空,广西林业的“成绩单”不断刷新。

六万林场的八角树上,八角果实挂满枝头。新华社记者王楚然 摄

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人们挑着油茶苗准备上山种植。新华社发 黎寒池 摄

  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棵树可以“生”出万亿元产业链。从“原木出山”到“高端家居入户”,广西构建起“原材料基地—人造板材基地—高端绿色家具”全产业链,木材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八角、肉桂等香精香料产量、松香及其深加工产品全球最多,容县异形胶合板、荔浦木衣架等特色产品畅销全球,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稳定成为千亿元产业。

  在这里,林木展是全球林产品“聚集地”,让“买全球”更便利、“卖全球”更畅通。汇聚来自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嘉宾参会,东北人参、云南野生菌、广西山茶油等森林食品琳琅满目,现代工程木产品、智能化林业机械装备、“以竹代塑”新型产品应有尽有。

  广西,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山清水秀生态美

  广西林业不仅有实力,更有“颜值”。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殊不知广西处处是桂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目之所及皆是水墨丹青。

这是广西北海市的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区。记者 黄孝邦 摄

图为白头叶猴雌猴及幼崽。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供图

  这里是“植物王国”和“动物天堂”的交汇地。10466种高等植物在此扎根,1151种陆栖脊椎动物在此栖息,白头叶猴在喀斯特石山间自在跳跃,历经冰川纪的元宝山冷杉在云雾中静静守候,近几年,“广西报春苣苔”“弄岗秋海棠”等新物种接连被发现,每一次命名,都是自然对广西生态的最高肯定。

  这份生态之美,更融入了广西人的日常生活。“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最寻常的幸福。

  若想寻一场身心的疗愈,森林康养之旅便是最佳选择。当你置身其中,一山一水、一茶一饭都是自然最本真的馈赠。

  更动人的,是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容县真武阁四柱悬空却承稳千钧,侗族鼓楼、风雨桥不用一钉一铆,历经岁月沧桑屹立不倒,这些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作品,正是广西“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生动注脚。

  八桂大地的绿意,从千年之前的古丝路延伸至今;广西林业的故事,正等待更多人来续写。2025年广西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将于11月22日至24日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邀您与世界一起,共谋绿色发展,共建美丽家园。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