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这里,AI触手可及——第22届东博会人工智能展全景扫描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数字丝路,智启新程。
9月17日至21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涌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首设的人工智能专馆成为全场焦点。以“携手智能时代,共建数字丝路”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主题展,全方位展示广西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核心优势、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中国—东盟在该领域的合作成果,勾勒出科技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美好图景。
首发首秀,前沿技术吸睛无数
为期5天的展会里,近百家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与创新力量借东博会平台各展所长,带来多项“全球首款”“全国首发”成果,展现我国在AI领域的技术硬实力,为中外观众呈现一场科技盛宴。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全场“流量焦点”。宇树科技的展位被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堵”,观赏人形机器人现场表演街舞、拳击、太极,丝滑的运动控制技术赢得阵阵喝彩。本届东博会的开幕司仪——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的“远征A2”机器人,在现场以“讲解员”身份与观众互动,引得人们争相合影。
广西本土创新力量表现亮眼。广西敏捷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亮相展会,这款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工厂流水线,展现了本土青年科创力量的活力。
广西科学院全国首发的“桂智一号”数据安全与AI智能体应用平台,为解决数据安全和AI应用提供了全新方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展台展示的大瓦特—老挝语能源电力行业大模型,是中国首个面向东盟语言的能源垂直领域大模型,拥有丰富的专业电力知识,支持中文老挝语双语问答。
广西交科集团全国首发“检E”智能多维道路检测车,与交通垂直大模型“科宝”精准联动,生成“检测—诊断—治疗建议”全套信息与档案。该套技术全面解决湿热多雨地区道路病害频发的系列问题,成为东盟国家交通建设与运维赋能发展的成果典范。
民生与文化领域的本土AI创新也颇具特色。首次亮相东博会的广西宠易“数字犬证”微信小程序,通过鼻纹识别犬只身份,准确率达99.1%,该成果已经在防城港落地应用,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化支撑。
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发AIGC短剧创作应用“剧小白”,只要输入500字故事设定,即可一键生成上百集短剧。目前该公司已与越南VSTV展开合作洽谈。
深度融合,AI体验可视可感
从家庭生活到产业生产、从民生服务到跨境协作,本届东博会人工智能主题展的AI应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探索技术创新未来趋势,又融入生产生活场景,让专业观众与普通市民在同一个展台感受AI带来的变革。
在人工智能主题展互动体验区,观众热情高涨,有的上阵体验无实物的“感音空气架子鼓”;有的和机器人聊天对话,喝一杯机器人制作的咖啡;有的戴上AI智能眼镜,和各国客商沟通无障碍。
“这几天最大的感受,就是AI技术真的‘下沉’了,从生产领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青岛建设有限公司广西区域负责人黄顺贵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没想到AI能把家庭生活变得如此便捷。”在中兴通讯展位,一位专业观众体验“AI家庭终端”后直言。这款AI家庭终端搭载5G全网通,集影音、看家、健身、健康、游戏、通讯等功能于一屏,支持平板、电视、电脑模式一键切换和5G全网通,相当于把“全能终端”搬回家。
AI与产业的融合,解锁了更广阔应用空间。
在农业领域,AI带来效率提升和生产方式变革。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西扬翔集团打通饲料管理、生猪育种、智能养殖、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五大环节,将AI技术全链条融入养猪产业。该智能解决方案已在国内服务生猪养殖超过500万头,并推广至韩国、俄罗斯、泰国、越南等国。
在医疗领域,AI成为诊疗好帮手。部分企业展示的智能诊疗系统可辅助完成手术规划、病历自动生成等任务,甚至能提供专科问诊服务,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基层医疗资源补充提供方案。
多款AI开发工具主打零门槛操作,打开“AI+”的无限可能。如,中国东信推出的赛斯智能操作系统,支持“一键生成专业PPT”,无需编程即可创建业务应用;适配多平台的AI直播一体机,集成灯光、调音台与多语种实时翻译功能,主播用中文直播,东盟观众可同步收听母语,大幅降低跨境直播门槛,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便利;润建股份的“曲尺”平台,让用户通过拖拽功能模块,即可“开发”大模型并由“曲尺”平台封装成软件投入使用。
链接东盟,共享技术与生态
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纽带,本届东博会人工智能主题展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展示窗口,演进为双方AI生态协同的“连接器”。从前沿技术亮相,到企业间的务实洽谈,再到联合项目的落地见效,展会全方位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对接。
在技术落地层面,企业主动链接东盟市场,多语言AI技术打通沟通壁垒。润建股份展出的东盟批阅智能体,能将手写英文作文转换为印刷体,实现“秒级批改”与“人机一致”评分,目前该技术已上线服务马来西亚考生;天下秀展示的“灵感岛”数字人,支持中、英、泰、越等15种语言;中科闻歌的东盟多语言数据分析平台,翻译准确率达99.8%。
在市场拓展方面,头部企业正通过本土化策略深耕东盟。金山办公展出的WPS AI凭借本土化适配能力成功出海,月活用户达130万,成为东盟用户办公协作的重要工具;新华三在广西打造的首个“图灵小镇”,项目建成后将面向我国以及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提供算力服务;国内网络安全领域头部企业奇安信研发的AI大模型安全防护方案,则以硬核实力为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提供数据安全防护;广西数广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展出的宝德AI服务器产品,由宝德深圳总部与华为针对行业应用需求联合研发,目前已在广西推广落地,并推向东盟市场。
东盟企业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东盟在AI领域的“双向奔赴”。在AI+东盟企业展区,23家东盟企业带来中马证照通、入境一键通等标志性成果,以及中越国际数据交易所、土谛AI智慧农业方案等中国—东盟合作典型案例,既展示了东盟国家在教育、医疗、服务、农业、口岸和数字身份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展,也集中反映了东盟十国在AI领域的发展需求。
其中,马来西亚MYEG集团与广西北投信创集团共建的中国—东盟数字证照跨境服务平台,正推动中马两国数字身份互认的落地应用,可实现两国公民在驾驶资格、金融、旅游等领域的跨境身份无缝验证。
收获满满,期待更广泛深入合作
展会的务实成效,让各方对中国—东盟在AI领域的深化合作充满信心,也对广西作为连接两大市场关键节点的作用寄予厚望。企业代表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正成为区域合作的新引擎,东博会为双方搭建了高效沟通平台与合作桥梁。
马来西亚MYEG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郭鹏表示:“中国AI产品和技术已趋向成熟,而东盟多国恰好有产业升级需求,目前正是中国AI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黄金期。”该集团作为马来西亚牵头企业,正与广西共同建设、运营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推动中国先进技术向东盟共享。
菲律宾Easypay参展商表示,东博会展示的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展品令人印象深刻,期待未来在软件、通信技术等领域与中国企业开展更深入合作。
本土初创企业收获显著。广西敏捷95后初创团队在展会前一天才组装好机器人,便吸引新加坡等国客商的关注,团队负责人陆世源表示:“东博会后,我们将主动拜访意向客商,结合实地应用场景进一步明确机器人的研发方向。”
中科闻歌市场总监薛从豪作为参展商与专业观众,对广西“应用AI、发展AI”的浓厚氛围和坚定决心感受深刻。他认为:“人工智能主题展聚焦明确,以AI为基点辐射关联产业,目标导向非常清晰。”
“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奇安信解决方案咨询顾问王世名透露,就在今年,公司在广西成立了广西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并与自治区政府共建广西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全方位给AI安全“加码”。
“这次逛展最大的感受是,AI不再是遥远的概念,未来已来。”不少专业观众纷纷感慨,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区域合作格局,为千行百业注入智能化新动力。
数读第22届东博会人工智能展
企业阵容
95家优质企业入驻
23家东盟头部企业参展
覆盖东盟十国
展品规模
约800项展品
涵盖约15款大模型
20款智能机器人
230款数字服务平台/系统
320款AI终端产品
成效斐然
人工智能展累计吸引超8万人次参观
约2.8万名专业观众洽谈
意向合作金额超1亿元
(记者 郭燕群 刘冬莲 李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