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峰会聚智自贸区 AI赋能链东盟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议定书签署之年和RCEP生效实施3周年。第22届峰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部署要求,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与东盟国家领导人重要共识和对东博会、峰会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不丢看家本领、抓住时代机遇,坚持精彩、安全、节俭办会,让人工智能唱主角、以企业为主体,于9月17—18日成功举办。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表示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中国—东盟合作擘画崭新蓝图、指明前进方向。在双方领导人战略引领下,近年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并提出了四点倡议。缅甸总理纽梭、老挝国家副主席本通、柬埔寨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翁赛维索、马来西亚副总理兼能源及水务转型部部长法迪拉、越南副总理梅文政、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各方表达了深化共赢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尽早实施、携手促进地区繁荣发展的强烈意愿。本次峰会成功举办了4场主体活动、1场背靠背活动以及7场经贸配套活动,取得了26项经贸成效,做到了“五个高”。
高规格凝聚工商界共识。越南副总理梅文政在出席峰会活动,与中国企业CEO对话时表示,峰会为越中两国各界尤其是工商界了解把握合作需求提供了平台,为一流企业革新创新、加强投资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缅甸总理纽梭在出席峰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时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即将进入3.0时代,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将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中国与东盟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积极分享发展成果,为各国发展创造了机遇。
本届峰会实现中国和东盟国家工商界领袖在南宁再次聚首。东盟各国工商界领袖对中方领导人开幕式致辞高度赞同,对通过广西与中国开展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充满期待。
东盟各国工商界领袖积极支持中方在峰会上的倡议。文莱国家工商会副会长哈里姆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推动构建更加稳定、畅通、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与文莱推动经济多元化的国家愿景相呼应,增强了文莱企业的合作信心。印尼工商会副主席维加亚表示,中方领导人的致辞为印尼与中国工商界在战略合作和贸易投资领域的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指引。缅甸工商会联合会副主席温锡督表示,缅甸工商界致力于相互了解、加强区域合作,将把中方在峰会提出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带回给缅甸国内。
人工智能合作受到热切关注。柬埔寨总商会副会长李坤泰表示,本届峰会首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全流程,峰会对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的关注与自贸区3.0版带来的新机遇完美契合。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会长塔努松表示,随着老挝语言大模型的启动,老中合作将为繁荣、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带来新机遇,峰会将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兼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副总会长吴逸平表示,峰会促进中国—东盟在AI领域的协作和数字化转型,马来西亚工商界对此充满期待。
东盟工商界高度重视与广西开展多领域的合作。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张松声表示,受益于峰会的举办,新加坡与广西的经贸合作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港口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越南国家工商会国际关系司司长阮俊海表示,今年峰会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充分释放自贸区3.0版潜力,将为越南企业深化与中国特别是与广西合作提供新机遇。
高质量实现“AI唱主角”。本届峰会坚持让“人工智能加持峰会,贯穿筹备、举办、会后成果全过程”,建设中国—东盟会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全国首个常态化服务国家级展会的人工智能综合体和峰会专属数字人,为中外客商自动撮合,主动推送,提供智能匹配全链条服务。首次打造的沉浸式人工智能展示区,16家中国和东盟的头部企业与科研机构带来的高科技新品,展现了AI赋能千行百业,吸引东盟国家领导人、部长级贵宾以及工商会和企业代表驻足使用和体验,比如灵伴科技出品的AR眼镜得到了东盟方的一致好评,纷纷要求采购带回国内,并商讨后续合作。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会长塔努松表示,通过AR眼镜,未来老挝企业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企业的沟通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比如熙香科技出品的自动拉花咖啡机和AI小吃机,在会期间为嘉宾提供免费餐饮服务,让参会嘉宾切身感受到“AI+中餐”带来的“人间烟火气”,东盟企业表达了强烈采购意愿;再比如依文集团带来的AIGC+传统服饰的技术,让广西壮锦的美更加生动展现在宾客眼前。
峰会首次发布《中国—东盟工商界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南宁倡议》《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案例集》《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研究报告》,并且发布了《“十五五”时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为人工智能产业界进一步加强合作提供政策建议和路径指引,成立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联席秘书处框架下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构建人工智能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和“生态圈”。
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圆桌会,首次将区域内“产、学、研、商”利益相关方邀请到同一会场进行交流,达成了合作共识。邀请南A中心负责人与阿里云、科大讯飞、宇信科技、易宝支付、商汤科技、熙香公司、润建股份、南京大学、赛迪研究院、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老挝阿洛科技集团、缅甸环球科技集团、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局、萨特里亚人工智能论坛、马来西亚雪莪兰州资讯科技与数码经济机构、马来西亚WISE AI等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头部企业、科研院所同台对话,各方对东盟巨大的市场潜力表示了高度期待,对用好广西平台给予了高度认可。揭牌广西首个智慧交通AI数据联合实验室;缅甸环球科技集团通过圆桌会已成功与南A中心建立联系并商谈合作建设缅语AI大模型事宜。
高水平服务“企业成主体”。本届峰会坚持让企业成为参会主体,来自世界500强、上市公司、行业巨头、行业领军企业的2000多位代表报名参会,面对面开展对接洽谈。截至目前,峰会AI智能撮合平台已为500多家企业撮合配对商务洽谈线索共计5249条,其中为供应商、采购商撮合配对3529条,为投资方、项目方撮合1720条,让人工智能点亮合作商机。
举办越南政府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越南副总理梅文政与中国能建、中国铁建、阿里云智能、简单点信息科技、润建股份5家中国企业高层围绕相应领域合作项目和对越合作意向进行交流探讨。
举办中缅企业家见面会,缅甸总理纽梭、缅甸商务部部长漆瑞与30多家广西重点企业代表围绕现代农业、贸易投资、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深入对接交流。
举办中国(北京、广西)—马来西亚贸易投资对接会、中国(浙江、广西)—印度尼西亚贸易投资洽谈会,北京、浙江两个峰会特邀合作伙伴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工商机构围绕人工智能产供链国际合作、农业食品、生物医药、绿色新能源等议题,开展务实交流,发布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印尼方合作案例——中印尼“两国双园·巴塘万信达产业园”人工智能(AI)应用创新中心项目;举办中国(广西)—印度尼西亚(南加里曼丹)商务与投资交流会,进一步密切与印尼地方(省、市)的合作联系。
高标准服务制度型开放。举办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揭牌成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运行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贸促会“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广西)试点,发布广西知识产权数智化协同保护机制,运行“和为桂”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云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治理现代化,打造一站式纠纷调处平台。论坛还发布两项成果性文件:《“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和《广西金融领域纠纷化解实务指南》,总结推广人工智能在法律检索、合规审查、纠纷调解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法律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系统梳理、提炼金融纠纷化解领域的实践经验,为金融机构、市场主体及法律服务机构提供金融纠纷解决路径指引。这些成果将有效助力企业提升跨境经营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高质量实现区域联动。中国和东盟国家工商会领袖齐聚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年会暨中国—东盟工商会主席联席会议,共商区域经贸合作大计,共谋联动发展良策。在商务理事会框架下成立了三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人工智能、青年企业家和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推动理事会机制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峰会还举办了中国(广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座谈会,吸引埃塞俄比亚、埃及、巴西、南非、亚美尼亚、韩国、新西兰等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对口经贸合作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中外企业家参加,扩增巴西巴中友好合作协会、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为“峰会‘一带一路’支持商协会”,推动广西华远金属化工有限公司与韩国ICMP股份有限公司、韩国泰日机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中韩锑产品进出口项目合作协议。发布一批广西面向海外的峰会专属创新金融产品,展示中国金融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企业拓市场、优结算、便融资、避风险,助力形成“技术+场景+项目+资本”闭环,服务项目落地。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峰会秘书处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全面总结本届峰会工作经验,更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所需,充分用好本届峰会成果,大力弘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务实高效等优良作风,乘势而上推动广西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