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赋能 专家献策 共话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5 09/12 09:15:03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指数赋能 专家献策 共话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字体:

  原标题:指数赋能 专家献策 共话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9月10日,《新华・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简称《指数报告》)研讨推介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及农业农村部贸促中心、国家广告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参会。会上,项目负责人汇报了《指数报告》的核心内容,专家经讨论后一致同意指数通过评审,并就指标设计、权重设置等提出专业建议。

  广西河池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蚕桑生产黄金区,蚕桑产业是当地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与丝绸文明的传承载体。近年该市紧抓“东桑西移”“东丝西移”“东绸西移”机遇,以打造千亿桑蚕茧丝绸产业集群为目标,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升级,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连续20年、茧丝加工能力连续15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24年,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产值达到185.51亿元。

  《指数报告》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广西河池市人民政府联合编制。报告以扎实理论为支撑,从产业投入、产业效益、产业创新、产业影响四大维度系统评价了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成效,全方位呈现该产业从前期投入到产出成果、从当下发展活力到未来发展潜力的图景,为把握河池蚕桑产业发展脉络、明晰前行路径提供有力支撑。专家普遍认为,报告思路清晰、体系完整、计算方法严谨,兼具可行性与实用性,不仅能梳理发展亮点、找出现存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图为《新华・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研讨推介会现场

  与会专家围绕指数优化建言。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郭林文建议,增设“企业营业收入”“纳税”指标,直观反映产业经济效益;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区域贸易处副处长韩啸指出,将“重点企业数量”指标调整为“前十大龙头企业产值比重”,展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国家广告研究院研究员王力表示,补充“企业自主投入”及“设计创新”相关指标,提升指数体系的全面性;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翟雪玲认为,可增设“工业企业利润”指标,并将“蚕茧全生命周期生产标准”“生丝生产标准”“标准化桑园建设标准”等标准制定内容纳入指标,凸显河池在标准引领方面的优势。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罗子明建议,结合目标导向与应用场景,区分指标“正负向”属性;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强调,明晰指数定位,探索高频发布及企业层面指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刘立新建议,加强数据管理,为指数长期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崇俊指出,河池虽拥有原材料优势,但存在产业链条偏短、深加工能力弱、附加值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产业链整合力不强、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未来,将持续推进“补链延链”、桑园改造、AI赋能,深挖丝绸文化价值,建立全国蚕桑产业期货现货交易中心,切实提升河池蚕桑产业话语权。

  下一步,项目组将根据专家建议完善《指数报告》,并于年底前择机发布。中国经济信息社将持续发挥指数研发的强大优势,释放数据洞察价值,助力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周晓苗)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