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湿地的生态守护与诗意栖居
白露时节,广西湿地如诗意画卷在秋风中铺展:芦苇轻摇,秋水共长天一色,独有的宁静与灵动吸引着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尽享自然馈赠。
作为全国少数拥有全口径13个湿地类型的省区,广西湿地资源禀赋优越。据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其全口径湿地总面积达91.45万公顷,涵盖近海与海岸、河流、湖泊、沼泽及人工湿地等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更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通道的关键节点。目前,广西已建成较完善的保护体系,拥有12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4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家海洋公园。
近海与海岸湿地是广西湿地的重要名片。广西山口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知名国际重要湿地,2023年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湿地新晋国际重要湿地,进一步擦亮这张名片。红树林素有“海洋卫士”之称,在消浪护岸、净化海水、维持近海生物多样性中作用关键。近年北海市出台多项保护制度,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目前该市红树林总面积超4200公顷,居广西首位。
为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湿地资源,广西持续完善制度:制定《广西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广西红树林资源保护规划(2020—2030年)》《广西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名录认定和管理办法》,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今年6月9日,自治区林业局公布第三批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柳州龙怀水库、融安石门水库、玉林苏烟水库、北流大容山水库4处湿地新入选。截至目前,广西共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自治区重要湿地46处,湿地保护率达34.84%。
同时,广西以“绿盾”“绿网·飓风”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打破坏湿地行为;围绕“一屏两核一带六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实施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北部湾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湿地环境持续改善。如今,富川龟石水库、百色澄碧湖等湿地中,中华秋沙鸭、勺嘴鹬、灰鹤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越冬种群频繁现身,数量稳步增长。
白露又至,广西湿地正以独特生态魅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未来,广西将继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让“地球之肾”持续为八桂大地生态保驾护航。(记者 王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