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脱口秀舞台有人“笑到停不下来”,相声会馆有人“连追5天烦恼全消” 南宁小剧场演出在欢笑中蓬勃发展
蔡师傅希望通过脱口秀向人们传递快乐。
相声创作力求既接地气又雅俗共赏。
小剧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演出。
勇哥的表演十分接地气。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愈发渴望一方能让心灵放松的天地,相声、脱口秀等喜剧小剧场便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成为当下深受追捧的休闲娱乐方式。目前,南宁的小剧场演出发展势头火热,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观众。
故事挺特别
他辗转多地到南宁创业
从2020年起,南宁线下脱口秀演出踏上发展之路,历经数年打磨,发展态势愈发蓬勃,吸引许多观众走进剧场,同时有不少新人怀揣对脱口秀的热爱投身其中。目前,南宁本地有数家较大的喜剧俱乐部,这些俱乐部除了积极挖掘和培养本土脱口秀人才,还通过与外地俱乐部合作,邀请高人气脱口秀演员来邕演出,为本地观众带来多元化的观演体验。
位于南宁百益·上河城的是旦喜剧脱口秀剧场,每周二及周四晚8时都会举行开放麦活动。活动中,观众们沉浸在演员风趣幽默的段子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声。
是旦喜剧脱口秀剧场的负责人、脱口秀演员蔡师傅,从武汉大学毕业后辗转在成都等地创业,在成都生活的14年间屡次创业失败,其间曾做过外卖员,2024年回到南宁创办是旦喜剧。他以“破产商人”自嘲,将人生挫折和经历作为创作素材,于2018年登上脱口秀舞台,在自嘲式表演中逐渐重拾生活重心。此后,他与伙伴共同创办过载club,成为成都最早的脱口秀俱乐部。
尽管蔡师傅的表演风格带着浓浓的“丧”味,却获得不一般的喜剧效果。他表示,脱口秀是一个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展示自己的幽默风趣。他的创作素材多源于生活及对社会的观察。而广西的多元文化恰好可以成为喜剧创作的养分,应当深入挖掘。“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压力,一起来看脱口秀吧,放松点,开心些!”蔡师傅希望通过脱口秀向人们传递快乐。
创业初期,蔡师傅也有“去纳斯达克敲钟”的雄心壮志,如今的他除了保持对理想的追求,更多了一些务实:做喜剧就是让大家相聚,给予一些人希望,将广西各地的文化演出工作者团结起来。
内容接地气
普通职员演绎喜剧父女
普通公司职员勇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站上小剧场舞台进行开放麦演出。他此前完全没有舞台表演经验,至今登台次数还不到20次,但他愿意不断尝试。“现在上台还是会紧张,很难完全放松。”勇哥坦言,为了磨炼表演技艺,他常常录制自己的演出片段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认真倾听观众的评论从而吸取进步的养分。演出前,他还会把视频发给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预览”,女儿会直言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这为勇哥走上舞台增添了一份勇气和底气。他直言,站上舞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告诉女儿,人生不是上了大学就行了,还要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进步。
在是旦喜剧开放麦现场,勇哥以幽默的口吻娓娓道出了与女儿彤彤“相爱相杀”的日常故事。他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调侃现代父女关系,段子中不仅有父女相处的有趣日常,还加上南宁特有的元素,如南宁地名、南宁美食等,表演十分接地气,令现场笑声此起彼伏,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表示勇哥的表演既真实又戳中笑点,“全程高能”,让人“笑到停不下来”。
近年来,脱口秀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发展迅猛,市场持续火爆。相比之下,南宁的脱口秀市场起步较晚,直到线上脱口秀节目走红后,本地小剧场演出才逐渐崭露头角。目前,南宁脱口秀票价普遍亲民,大多几十元。对此,勇哥表示,这一现状与演员表演水平、观众消费习惯以及区域文化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南宁还有不少人没接触过线下开放麦演出”,脱口秀市场的规模和热度仍有提升空间。
“南橘北枳”的启迪
“旧瓶装新酒”更有观众缘
2020年,广西首家以相声演出为主题的社团陆柒相声会馆成立,在百益·上河城设有场地,每周都有多场演出。表演内容不仅有传统相声段子,还有《畅游广西》《壮美广西看今朝》等结合本地文化创作的作品,让观众在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化的融合中感受相声的魅力。会馆表演团队实力不俗,集中了马国富、韦立柱、张成博、叶敬林、郑志林、李林等区内外的曲艺高手。
陆柒相声会馆班主吕遵强表示,南宁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面对五湖四海的观众,会馆的节目创作力求既接地气又雅俗共赏。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加入广西风土人情和时尚元素的节目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有个观众告诉我,他来一次剧场,一周的烦恼都消失了,所以他连追了我们5天的表演。”吕遵强对这些年一直追随的观众印象特别深刻。
相声在北方比较受欢迎,到了南方就因人而异,所以要做相应变化,这就是“南橘北枳”给人的启迪。传统曲艺走进南宁小剧场面临不少困难,吕遵强坦言,节目创作是最大的挑战。“如今自媒体发展迅速,观众对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便是演老节目,我们也要进行‘旧瓶装新酒’式的创新,把它们改编成现代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也倒逼陆柒相声会馆的演员努力排练新节目,争取每星期节目都有创新。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吕遵强和团队将南方的天琴与北方的快板相结合,细腻婉转的天琴与铿锵有力的快板碰撞出了独特的艺术火花。针对当下人们沉迷手机的社会现象——不仅年轻人机不离手,不少老头和老太太也整天刷手机——团队创作了《机不可失》这个节目,在现场演出时获得了热烈反响。节目《对坐数来宝》表演中,演员凭借高超的“快嘴”技巧,台词如排山倒海般涌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引发台下如雷掌声。
专家为发展支招
将散落的星火汇聚成炬
无论是脱口秀舞台上迸发的幽默火花,还是相声剧场里呈现的曲艺韵味,南宁的小剧场演出,正以各自的姿态渲染着城市多样的文化氛围。每当演出结束,观众走出小剧场,欢乐的余韵仍未消散,脸上洋溢着愉悦,心中满是幸福。这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与充满烟火气的夜色相融,恰似城市从容喜乐画卷中的一帧,与蓬勃的城市文明交融为一体。
一级编剧、广西戏剧院编剧马瑜萍表示,南宁的夜间文化正绽放新活力:脱口秀、相声会馆等新兴业态在百益·上河城扎根生长,广西戏剧院通过亭子码头、建政路的“周周演”将传统戏曲送入街头巷尾。然而,这些具有本土温度的演出,尚未像大型演唱会那样引发全城热议,许多市民对家门口的文艺“宝藏”知之甚少。若能将散落的星火汇聚成炬——借力“南宁之夜”的流量东风,让商圈快闪与传统剧场联动,或可打破“有演出无观众”的沉寂,真正点亮“老友南宁”的文艺夜空。(记者李宗文 文/图 实习生黄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