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以学风促新风 教育奖励激活乡村文明密码-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8/26 19:41:09
来源:新华网

广西来宾:以学风促新风 教育奖励激活乡村文明密码

字体:

  新华网南宁8月26日电(谢仁凤 刘永)近日,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马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块教育奖励鎏金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在2025年马坪镇“移风易俗树新风·励志奖学启新程”大学新生教育奖励颁奖仪式上,马坪镇为该镇2025年考取大学的学子准备的特殊奖励。

  “这不仅是奖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考取北京大学的覃露的话道出了16位学子的心声。正如马坪壮欢山歌队新编山歌所唱:“红白喜事新风尚,陈规陋习撵走光,不摆宴席不攀比,牌匾一亮人传扬。”

  “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用捐资助学代替大操大办。”今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韦玉娜说,这种新风气更符合本村的实际,也符合国家提倡的节俭风尚,希望这种形式能够长期办下去。

  马坪镇移风易俗工作专班调研显示,90%的家庭表示“宁愿少办一场宴席,也要供孩子读好书”。马坪镇大佃村将“考取大学给予奖励”纳入村规民约文明积分体系,与“简办红白事”“拒绝高额彩礼”共同构成文明家庭评选标准,让制度保障为新风护航。

  移风易俗的新风同样吹拂着其他村落。近日,合山市岭南镇石村村委大院内热闹非凡,村里为今年新考入大学的7名学子颁发励志奖励金。“奖学金不仅是对学子们刻苦学习的肯定,更是引导孩子立志向学,鼓励他们走出去长本领,未来回来建家乡。”合山市岭南镇石村村党总支部书记盘宏斌说,用集体仪式代替各家摆宴,引导村民把心思更多放在教育本身,少些攀比浪费,让好学之风、节俭之风在村里扎下根。

  来宾市将教育激励作为深化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的创新实践远不止于此。市文明办主任黄良忻介绍,如今,崇学尚学活动已成为来宾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载体,全市各县(市、区)都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以学风促文明乡风的新路径。兴宾区社头村制定《灵泉奖学基金管理办法》;忻城县遂意村教育奖励基金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每年向高考升学阶段学子发放奖助学金;金秀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广西学之道帮扶基金会力量,6年来累计资助少数民族学生1800余人。

  近年来,来宾市以助学奖学活动为实践载体,深挖“耕读传家”传统美德时代内涵,通过“组织筑基强规范、多元聚资促长效、精细运作强保障、风尚引领树导向”四维举措,推动教育帮扶与乡风文明深度融合。如今,当地已形成“物质激励精准有效、崇学尚教蔚然成风、人才反哺注入动能”的良性循环,实现从“物质助困”到“精神铸魂”、从“个体激励”到“乡风重塑”的深刻变革,让“重教兴学”成为新时代乡风文明的鲜明标识,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和文明动力。(完)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