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链动东盟 向新而生-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8/22 09:12:11
来源:广西日报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链动东盟 向新而生

字体:

原标题: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 链动东盟 向新而生

  六载春秋,弹指一挥间。今天,步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创新脉动触手可及。制度创新如毛细血管滋养企业,数字人民币贷款绿色项目破土而出,智慧口岸让货物单证录入时长缩减至10分钟……

  6年来,南宁片区以改革为核,以开放为翼,在贸易投资、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探索创新、先行先试。从制度创新的星火燎原到产业集聚的拔节生长,从金融活水的澎湃激荡到数字浪潮的奔涌向前,南宁片区以坚实步伐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最前沿,刻下了“排头兵”的鲜明印记。

  制度“栽桐”筑高地

  走进15万平方米的维龙南宁物流园,不时可见满载货物的卡车进出,该项目可实现中国与东盟、中亚、欧洲等区域商品在南宁的双向汇集分拨和分销。

  “我们的多温库冷库现满仓满负荷运行,其中冻品出入库货量单日2000吨以上;现代医药物流仓自动分拣日均处理量达10万单。”南宁维宁供应链项目负责人郭仁宏表示,“公司选择在这里落户,看中的不仅是布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区位优势,更是南宁片区创新推出的‘一单到底’中越物流标准互通等跨境贸易规则衔接优势。我们的货物从仓库运抵越南、泰国,只需要2—3天。”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灵魂。

  南宁片区勇闯改革“深水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等领域大胆试、大胆闯,围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孕育出一批具有突破性、示范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六年累计形成260项成果,其中214项具有全国及自治区首创性,多项改革经验闪耀全国舞台:2项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3项获海关总署创新举措备案,1项获人社部认可推广。

  创新之“桐”引来金凤栖。邕州海关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成功启动海关总署推行的属地查检“1+N”查检作业模式试点。该模式将属地查检准备时长从原来的2—3天压缩至半天,企业急需出口的货物可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查检”,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宝贵先机。

  5月28日,广西首张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在片区核发。注册地在片区内的企业,能在广西本地完成国际快递业务的许可申请及后续相关政务服务,办理时限从法定45个工作日锐减至22个工作日。一项项便捷高效的服务,成为制度优化的涓涓细流,终汇成企业降本增效的澎湃江河。

  产业“聚链”强筋骨

  由南宁产投集团旗下数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相当于每秒可运算上亿次的“最强大脑”。数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施宁告诉记者,智算中心已为超百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

  施宁表示,从2022年落户至今,公司对选择南宁片区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决定继续扩大投入,“政府从资源协调到平台搭建,为项目提供强力支撑;南宁片区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窗口,为算力服务和AI产品出海提供了天然通道。此外,本地产业需求旺盛,铝加工、电子制造等产业的智改数转需求,以及教育、政务等领域的数字化升级需求,让我们有底气持续投入。”

  改革为帆,产业为舟。南宁片区以精准导航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集聚,推动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科技服务等核心产业串珠成链,构筑起面向东盟的强劲产业生态圈。

  金融血脉活水涌。锚定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7月,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92.52亿元,同比上升39.86%,自揭牌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达661.12亿元。中国—东盟金融城已成资本“强磁场”,截至今年7月,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578家,是2018年底的27.3倍,已入驻金融机构累计税收超百亿元。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落子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业务,将企业减排目标与融资成本动态绑定,为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数字浪潮逐浪高。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吸引浪潮与三大运营商等数字巨头抢滩登陆;广西东盟信息交流中心、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等智慧地标投入运营;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陆地遥感中心)揭牌成立……数字新基建扩容提速,托举起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高地。

  科创雨林生机盛。南宁片区汇聚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3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平台65个,市级创新创业平台61个,滋养出片区内各级专精特新、瞪羚企业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2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44家。在这片创新的沃土上,科技创新的种子正破土成林,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开放“通衢”连东盟

  在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展示屏幕上播放的多种外语动画片,让人目不暇接。“自2020年入驻南宁片区以来,峰值传播推出了《海豚帮帮号》《音乐公主爱美莉》两部动画,在东南亚国家发行成绩优异。我们将原创动画IP以12种语言译配后,在15个国际平台播映,覆盖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总经理蒋林峰告诉记者。

  在南宁片区,许多企业和峰值传播一样,正依托南宁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政策集聚优势,加速探索“走出去”新路径。

  为助力解决我国与东盟国家间跨境贸易和投融资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南宁片区支持引导广西联合征信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截至今年7月,平台征信报告累计申请查询次数约1.3801亿次,服务全国小微企业超912万户。

  南宁片区管委会与桂林银行合作共建的全国越南盾现钞调运中心,有效提升越南盾现钞兑换便利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人民币调运超2亿元、越南盾调运1600亿盾,越南盾调运量在全区总量中占比约90%。

  南宁片区以制度创新破除壁垒,以产业集聚夯实根基,外资外贸实现量质齐升,开放枢纽功能日益凸显。

  数字见证着产业聚集的奇迹。六年来,南宁片区累计新增企业超7.4万家,是设立前的29.4倍。其中,吸引11家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企业入驻,22家世界500强公司在片区注册成立59家企业,21家中国500强企业注册成立46家企业。从投资领域看,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

  这片热土持续释放磁吸效应,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29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大宗商品交易额均占广西自贸试验区的43.56%以上。外资外贸如巨轮乘风破浪,推动南宁片区成为广西乃至中国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的开放主引擎和贸易大动脉。

  站在六周年的新起点,南宁片区这片改革热土,必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的壮阔画卷上,续写面向新时代的璀璨华章。(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许丹婷)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