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听听外科医师的故事。
在手术室里,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主任张波正俯身于显微镜前,手持比发丝还细的缝合针,在放大十几倍的视野中缝合血管与神经。从事创伤手外科26年,张波用他灵巧的双手,已经让上千例断指断肢患者重获生活希望。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主任张波(右一)凭借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供图
手术台上,外科医生的手上“功夫”非常重要。“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手外科手术就要多动手、勤实践。”张波说,一名手外科医生从练习到真正做手术起码要经过6年时间,年轻医生想要快速成长起来,多年的练习是必走的一条路。
为了练就一双“巧手”,外科医生几乎每天都要想尽办法苦练专业技能。“现在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做训练,从镜下缝纱布、缝2毫米胶管、练习打结,再到用鸡翅血管、鼠尾动脉模拟人的血管进行练习。为了找到手感、练稳定,有时候甚至会在镜下练3-5个小时。”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主治医师黎章枝说。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选手黎章枝(右一)在“中国技协·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能大赛”中展示深厚功底和精湛技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供图
外科医生的成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台下助手到主刀医师,要经过无数次反反复复地练习。“第一次主刀的时候,最简单的一个单截断手术,就做了将近4个小时,现在熟练了可以2个小时做完。”黎章枝仍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主刀的经历,正是通过一次次磨砺,让他快速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舒楠)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