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藤县:探索长效治理多种路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提质增效-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5 08/15 12:08:42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广西藤县:探索长效治理多种路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提质增效

字体:

  原标题:广西藤县:探索长效治理多种路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提质增效

  在广西藤县藤州镇丽新村,一场污水治理的绿色革命悄然改变了这座村庄的面貌。

  “以前这里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我们都绕道走。现在好了,污水经过处理后变得干干净净,连空气都变得清新宜人。”在新建凉亭下乘凉的村民李大妈说。该处曾是村民们避之不及的“脏乱差”角落,经过污水处理设备的层层净化后,污水变得清澈,达到了排放标准,还可以用来浇花浇菜,既环保又实用。

  这里只是藤县开展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藤县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行动,探索生活污水长效治理新路径。坚持村、镇、城区梯次性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着力增强生活污水治理实效,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分类施策 破解生活污水治理难题

  俗话说“农村美不美、低头先看水”,丽新村就是藤县分类施策破解镇村污水治理难题取得成效的一个典型。2021年以来针对农村污水分散、地形复杂的特点,藤县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原则,采用镇区“纳厂”、村组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治理模式,探索出了更多务实、管用、符合当地实际的经验做法。

  “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是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键,对于人口集中的县城和镇区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居住分散的农户采用资源化利用等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藤县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72个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务,建成1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建,整治生活污水直排口。

  提质扩建 推动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减排

  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一走进藤县城区污水处理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园林式的亭阁、各种枝繁叶茂的树木。这是已经投入运行15年的藤县漓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规模3万立方米,出水水质持续达到或优于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根据自治区住建厅对藤县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的年度考核结果显示,2021年—2025年污水处理率均达95%以上。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人口不断增多,以及城区污水管网的完善,目前污水处理厂已经是满负荷运行。”藤县漓源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介绍,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正在进行通水整体调试。正式投入使用后,日污水处理能力将提升至6万立方米,能满足未来十年城区污水接纳处理需求。

  藤县在扩容扩建的同时,大力推动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今年藤县获批2025年梧州市县级污水处理设备更新项目,对漓源污水处理厂进行设备升级更新,建设智慧污水管控系统等,提高县城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设备运行效率,推动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

  雨污分流 打通城市排水“脉络”

  “以前这里只要下大雨,周边房屋和学校球场都会被淹,行人过往不便,今年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网提升后,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说起变化,藤县杉木冲后街的住户陈大姐对此感触特别深。曾经地下管网雨污混流,管径小,排水能力不足,雨季降水量大时,积水排放不及时就会导致内涝。藤县杉木冲后街作为其中一个易涝点,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项目,实现了雨污分流,解决了内涝问题。

  据悉,2021年以来,藤县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先后投入约2亿元实施了县城易涝点排水改造工程等一系列雨污管网改造项目,累计改造雨污管网长度约40公里,将雨水和污水进行了分类排放。

  “通过实施雨污管网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城区的排水设施和人居环境,也减少了雨天污水溢流和异味问题。我县还同时进行了城区污水直排口整治行动。”藤县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埋设污水管道,把周边污水统一收集,再通过污水提升泵站,最终把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完成了城区13个生活污水直排口的整治工作。

  藤县通过实施污水直排口的整治,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直接排放自然水体,极大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质量,为保障藤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奠定了基础。(崔傅成)

【纠错】 【责任编辑:李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