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价科技健康产品成年轻人“新宠”
8月12日晚,结束一天工作的南宁市民韦女士,饭后习惯性地拿起沙发上的肩颈按摩仪放在酸痛的肩头。随着设备启动,舒缓的震动传来。“这种物理按摩挺舒服的,仪器才100多块钱,值!有时上夜班我都带着,方便。”韦女士对这个小帮手很满意。
像韦女士这样,给家里添置点科技健康小物件的人越来越多。工作学习压力导致的肩颈僵硬、手腕酸痛(鼠标手)、肌肉酸胀、腰背不适等亚健康状态,虽非大病却切实影响着生活。敏锐的商家捕捉到这一需求,各类针对性科技健康产品应运而生。
这股消费热潮,在电商平台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记者搜索发现,百元价位的人体工程学鼠标、电动按摩靠垫、颈椎按摩仪、筋膜枪、助眠重力眼罩等产品销量可观,一些热门品牌在单个电商平台上的累计销量已超10万件。翻看评论区,既有年轻人买来自用缓解疲劳,也有不少人用以孝敬父母长辈。
“我们店里的产品基本都在千元以下,主力是年轻人,但中年顾客也在增加。”一家网店的客服介绍,其产品线覆盖市面上常见的家用科技健康品类,“价格亲民、便于携带,花点小钱就能在家缓解不适,很受欢迎。”
南宁的闭先生也深有体会。作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他因长期使用鼠标患上“鼠标手”,时常疼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网购了一个人体工程学鼠标。“当时没想太多,反正不贵。结果调整姿势后,手腕真没那么疼了,感觉钱花得值。”这个小东西给他带来了大改善。
记者走访发现,像闭先生这样的年轻消费者普遍理性。他们更倾向选择功能明确、口碑好、技术成熟的产品,不会盲目为华而不实的附加功能或品牌溢价买单。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消费态度,也倒逼品牌在有限成本内打磨核心功能、提升体验。
为何平价科技健康产品能赢得年轻人青睐?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徐向群分析:“当下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加上各类媒体平台对健康危机的报道,使其对自身健康更敏感重视。”她指出,大量产品定价百元左右,降低了健康管理门槛,“年轻人花小钱就能日常保健,这是健康意识提升、科技满足刚需与理性消费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一种科技普惠的体现。”
花点小钱,给身体加点“科技润滑”,缓解日常小酸痛,既实在又方便。如今,这些健康科技小装备,正悄然成为不少人对抗亚健康的“贴身管家”。(记者 罗婧 实习生 周佳佳 莫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