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赋能“桂字号”农产品提质增效
象牙香米、砂香粘米、养生杂粮、食用油……近日,位于南宁市民主路的广西香米展销旗舰店内,各种农产品整齐陈列,包装上的“富硒”“生态”等标识格外醒目,不时有消费者驻足挑选。
一款富硒紫砂香粘米吸引了记者注意,其包装上的溯源二维码十分显眼。扫码后即进入广西富硒农产品协会防伪溯源云平台,产品厂商,富硒农产品认定证书、检验报告等信息一目了然。“有了溯源二维码,买着更放心。”消费者吴女士说,通过二维码能直观看到产品信息,心里更踏实。
“消费者扫码后,还可进入网站看到实用的煮制建议,例如水与米的最佳搭配比例等。”该店业务经理莫桓介绍。
广西孕育了香米、芒果、茉莉花等众多特色农产品,科技创新正为这些“土宝贝”插上产业腾飞的翅膀。
芒果果脯、果干等干制品是芒果主要的加工产品,但传统技术易导致产品发硬失脆、营养流失,亟需技术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的李丽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果肉细胞壁支撑力是决定果脯软硬度的关键,传统持续12小时高温烘干法会增大细胞壁支撑力,导致果脯变硬。
“通过超声波、固态渗糖技术让果肉细胞充分吸糖,同时升级干燥工艺,精准调控烘房的温度、湿度、风速及冷热风四级交换时间。”李丽说,技术升级后,果脯口感变软、风味更佳,从“硬邦邦”到“软糯香”。如今团队开发的高品质芒果加工产品已线下供应多家全球连锁超市,线上入驻天猫、京东等互联网平台,热销国内外。
科技赋能更让企业收获实实在在的效益。在莉香世界茉莉花茶非遗博物馆内,茉莉纯露、茉莉花茶等产品琳琅满目,而它们的加工都依托于一项关键技术升级。
今年5月起,广西莉香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开展“茉莉花高效利用加工技术及配套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该项目优化了筛花、隔离窨制及烘干参数,实现养花时间缩短、释香时间延长、香气质量提升。”公司总经理谢宏华说,技术升级仅两个月,茉莉纯露销量就达到20吨,销售额120万元,同比增长20%。
科技创新正成为广西农产品突破地域局限、迈向广阔市场的核心动力。随着更多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桂字号”农产品有望在市场上持续圈粉,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记者 陶昌顺 实习生 秦佳瑶 黄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