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区创新边境法治协作 法治园区建设惠及万千企业
“以前遇到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园区‘一站式’法治服务站直接对接,很快就能理顺问题,我们做外贸的底气更足了!”8月6日,谈及法治园区建设带来的便利,凭祥市爱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淇深有感触。
杨淇所说的法治园区,是广西凭祥产业园法治园区,也是我区创新边境法治协作的一个缩影。该园区整合公检法司等法治资源,集公共法律服务、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涉企执法司法等职能为一体,建成了涉外法治服务基地等十大惠企法治平台,企业只需进“一扇门”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记者从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了解到,我区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积极以涉外法治建设为抓手,通过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搭建规则互认桥梁、创新跨境协同机制等政策、机制、举措,逐渐形成“规则衔接+实践协同+数字赋能”涉外法治协作模式。尤其是在法治园区建设方面,广西有关设区市因地制宜探索的经验正在惠及万千企业。
崇左市立足边境开放前沿、产业园区众多的实际,大力推进法治园区创新实践,构建涵盖了公共法律服务、柔性执法示范、多元争议化解等平台,在自贸区崇左片区、产业园区等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实现涉外法律服务与园区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南宁市以创新为引擎、以需求为导向,持续迭代升级涉外法律服务,精心打造了13个园区(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让群众和企业更具获得感。这些嵌入园区的“法治驿站”,以“实体化运作、就近式服务”模式,精准辐射全市7.39万家园区企业(涉外企业690家),高效为企业破解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防城港市率先在我区边境县(市)规范放宽企业、公司、个体户及跨境驾驶员从事边境贸易活动范围,制定并实施相关告知文件。2025年以来,该市备案企业及个体户达898份,受理边境贸易申请1300人次,极大促进了边境地区商品和服务交换,活跃边境经济活动,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江宏坤 通讯员尚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