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躺在水床上,特别放松!”在桂林兴安县猫儿山脚下清澈如“果冻”般的溪水中,来自四川的游客刘女士舒展四肢,随波漂浮,享受着当地新兴的“躺平式漂流”带来的独特惬意。这种被游客亲切称为“窝囊漂”的休闲方式,正成为兴安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与传统追求刺激的漂流不同,“窝囊漂”主打“慢节奏、松弛感”。游客仅需穿戴简单护具,平躺在流速平缓的清澈河段“随波逐流”,便能以最放松的姿态沉浸于秀美的喀斯特山水画卷中,躺着就能将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这样惬意的玩水体验,契合了当下游客对轻松度假的需求,尤其受到年轻人和家庭群体青睐。

游客体验“窝囊漂”
“窝囊漂”的走红,源于猫儿山得天独厚的优质水资源与稳定的流速。“今年景区将漂流段拓展至600米,精心清理河道并增设缓流区,单次漂流时长可达90分钟。”猫儿山景区运营管理部经理肖慧介绍,项目推出以来,今年已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其中不少是专程为体验“窝囊漂”而来的。景区还配套了桨板、溯溪、露营等水上项目,丰富游客的“一站式玩水”体验。

游客体验浆板项目
“窝囊漂”带来的客流增长,有效带动了景区及周边民宿产业的发展。华江瑶族乡民宿产业乘势而上,民宿总量已达96家,为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其中19家定位中高端,各具特色。猫儿山脚下的“溪溪相遇”民宿留出大片竹林地,营造自然野趣;“马迟迟”民宿配置了空中无边泳池与户外温泉,提供高端休闲体验。

行云湖
华江瑶族乡宣传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许多民宿还创新推出亲子厨房、瑶族打油茶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休憩之余能深度体验当地风情。
沉浸式亲水体验项目的走红,有效带动了全县旅游热度,兴安正围绕“生态+体验+教育”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兴安县龙潭江、招摇谷景区依托优质水资源和竹林风光,推出桨板、潜水等亲水项目;六峒探索茶旅融合,游客可在品尝特色野茶的同时,体验采茶制茶过程;依托当地文化和自然资源,当地还打造了沉浸式瑶族文化课堂、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和茶文化科普平台,深化旅游内涵。
在文旅提升方面,兴安县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灵渠申报国家5A级景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灵渠水街通过灯光升级以及引入非遗展示、演艺活动丰富了夜游业态;米粉节、猫儿山杜鹃花节、灵渠马拉松等活动持续吸引客流;猫儿山巅的高山风电观光项目与生态索道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未来将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生态体验选择。
从猫儿山的清凉漂流到灵渠的千年古韵,兴安正探索着旅游发展的多元路径。游客在漓江源头享受“窝囊漂”的悠闲之时,这股旅游新热潮也折射出当地产业发展的活力。通过创新整合资源,兴安正推动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探索体验优质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甘立俊 刘佳 余曈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