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7月27日电(黄宇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近日公布数据,2025上半年广西城镇新增就业24.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9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3万人。广西人社系统聚焦政策挖潜扩容、重点群体帮扶、技能培训赋能、优化服务体系、改善就业生态五大方向精准施策,保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韦杰介绍,广西人社出台《加力岗位挖潜扩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等18条创业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银”支持市场主体。今年上半年广西减征失业、工伤保险费22.4亿元,惠及用人单位超30万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2亿元,同比激增4.4倍,直接扶持7907人创业,助力小微企业226家,带动就业4万余人。桂林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广西泛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政策支持实现用工扩增。
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大局。今年广西高校毕业生达46.1万人,为此人社部门制定促进青年就业20条措施,举办招聘活动375场,提供岗位53万个。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在高校试点建设就业服务站,并安排4000万元补助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吸纳毕业生。针对农村劳动力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稳定1400多万农民工及260多万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就业,坚守就业底线。
技能培训紧扣新质生产力需求。广西人社部门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19个千亿级支柱产业,推行“岗位需要+培训+评价+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34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达866.6万人。筹建自治区级人工智能应用公共实训基地,全年计划培训18万人次。独创医疗护理员“持证上岗”改革,投入1.08亿元覆盖286家医疗机构,帮助3万名护理员稳定就业增收。
五级服务网络打通就业末梢,强化权益保障改善就业生态。为优化就业服务体系,广西已建成覆盖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的就业服务体系,在产业园区、城市商圈设立426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创新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上半年开展直播带岗1218场发布岗位77.75万个,开展园区专场招聘1506场,为园区送工14.22万人次。此外,人社部门还同步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应用,为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6600万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保持在87.06%高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