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爱在大山间-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7/22 09:16:49
来源:《瞭望》

瞭望 | 爱在大山间

字体:

  迄今为止,谭连乔个人捐助物资10多万元,带领团队募集爱心物资700多万元,为30所乡村学校建立图书室,令5万多人次受益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汇聚力量。”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这场有关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中,每个人都能听到回响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陆波岸

  30年前,为了不让一名山区贫困女孩失学,她自掏腰包资助其读到大学。10多年前,她牵头成立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爱心坊公益联合会(以下简称“爱心坊”),与志愿者一起筹集善款物资,帮助更多山区孩子实现梦想。如今,看到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乡安兰小学多了新教学楼、食堂、宿舍和体育设施,河池市数十所学校师生受益于数百节公益课,数以万计的孩子得到温暖冬衣、文具和书包,她感到很欣慰……

  谭连乔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水力发电总厂的一名退休职工。30年来,她满怀热情奔走在公益路上,带领爱心坊志愿者走遍瑶乡山山水水,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呵护,为困境中的孩子照亮希望之光。

  迄今为止,谭连乔个人捐助物资10多万元,带领团队募集爱心物资700多万元,为30所乡村学校建立图书室,令5万多人次受益。

  今年2月,谭连乔因罹患癌症、医疗费高陷入困境。得知消息,各地爱心组织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令曾经帮助众多困难人士的谭连乔感慨不已。

  “公益,是我经历和可能经历的最美好的事。”谭连乔这样说。

谭连乔(左一)在入户走访慰问困难学生   受访者供图

  黑暗里的一束微光

  “哪个同学没有鞋子穿,就不能来学校。”回忆起上学时班主任说的话,童年受过穷的谭连乔哽咽了:“我能体会那种滋味和心情,就想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孩子。”

  自己淋过雨,想为别人撑把伞。1995年,26岁的谭连乔回老家吃喜宴。饭桌上,乡亲们无意间谈起一名山区女孩的境况:小学三年级,家境贫寒,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常年外出、与奶奶弟弟相依为命。因为学费和生活费难以为继,女孩面临失学。

  “我个人工资无法帮助很多人,就想先帮她把家撑起来。”几天后,谭连乔到学校找到女孩,提出只要她肯读书,自己愿意一直资助其读到大学毕业。

  女孩多年后回忆,谭连乔的出现和资助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让她看到了希望。“无论过得多么艰苦,我都要努力读书”。大学毕业后,女孩重回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从帮扶第一个孩子开始,谭连乔每年都奔波于都安的大石山中,累计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一想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就在山的那边,无论如何都要咬着牙前进。”谭连乔说,这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都安瑶族自治县九渡乡一名少年,8岁时不慎被火烧伤。因家中贫困,少年未能得到很好治疗,无法正常走路,每天用手“爬”着去上学。

  谭连乔知道后,专门到少年家里探望,为他募捐筹集5万多元善款,帮他联系医院手术治疗。康复出院后,少年变得更加阳光,还获得了广西残疾人运动会游泳冠军。

  “改变一个人困顿的现状和封闭的心灵,让孩子的未来变得更阳光更美好,这是做公益希望达到的最好结果。”谭连乔很欣慰。

  瑶山里的团团火把

  “我来自工薪家庭,个人力量毕竟有限。”谭连乔说,筹建爱心坊,是希望号召和组织更多的爱心力量,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关爱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11年,谭连乔和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建爱心坊,并于2012年正式注册成立,谭连乔担任会长至今。这些年,谭连乔组织参与的公益活动超过1000次。

  物质帮扶,为困难家庭和学生送去温暖。2012年开始,爱心坊组织开展“石山育苗”瑶山儿童成长援助计划。谭连乔带领志愿者跋山涉水,实地走访几十所大山学校,整理400多名困难中小学生档案,筹集爱心资金200多万元,以“一对一”发放助学金的方式资助困难学生。

  仅2019年,爱心坊就组织了60多场公益活动,涉及助学、爱心图书、救助等,为孩子们送去价值50多万元的物品,受益学生6000多人次。

  注重精神呵护,关爱孩子们的身心健康。2024年8月10日,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欢声笑语。爱心坊志愿者通过举办预防校园霸凌讲座、五子棋大赛和空瓶投框等活动,让山里不同村屯搬至此地的孩子欢聚一起,帮他们交朋友,更好融入新社区,增强归属感。

  爱心坊组织的“童心绽放”瑶山第二课堂活动等多个项目,涉及爱心助学、义卖、环保、康复等多个领域,用各种方式呵护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坚守传承,看到前行力量。爱心坊党支部书记韦桂棉说,不少受谭连乔帮扶和爱心坊关爱的孩子,长大后也加入爱心坊,用行动回报社会。目前,爱心坊会员超过300人,志愿服务区域覆盖全县19个乡镇253个村(社区)。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汇聚力量。”从“一个人的公益”到“一大家的公益”,谭连乔说,这些年,爱心坊志愿者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他们一如既往对公益的支持,让她看到了坚守传承的力量。

  撑起爱心伞

  今年2月,谭连乔被诊断出身患多种恶性肿瘤。面对严重病情和不低的医疗费用,她和家人犯了难。得知消息,从官方到民间,从线上到线下,从县内到县外,无数人为曾替别人“遮风挡雨”的谭连乔撑起“爱心伞”。

  “从创办爱心坊公益联合会搭建助学桥梁,到发起母亲健康行动守护瑶山妇女健康;从带领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关爱留守儿童,到疫情期间组建巾帼志愿者逆行保供,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瑶山的冷暖。现在,让我们共同为这位用半生温暖瑶山的姐妹点亮希望之光。”都安瑶族自治县妇联及时发出倡议。

  “安心治疗,保持好心情,我们都陪着您。加油,一定能战胜病魔。”谭连乔帮助过的一个女孩捐款时,通过微信鼓励谭连乔,“是您教会我们,人人献出一点爱心,困难慢慢都会迎刃而解。”

  不少外地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纷纷转账帮助,网络倡议的评论区被“愿好人平安”的祝福刷屏。“感谢大家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你们给了我生的希望和与病魔斗争的勇气。”谭连乔通过各种方式感谢关心她的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这场有关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中,每个人都能听到回响。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