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正式发布 广西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累计超2200件
7月17日,由自治区信息中心编撰的《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正式发布。《白皮书》显示,广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2024年以来,广西共印发实施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文件17份,成立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首创“双飞地”协同体系,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在基础设施支撑方面,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已汇聚公共数据93.79亿条,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超14万个,互联网出口带宽达6175万兆,建成通达东盟的12条国际陆地光缆。
在关键领域创新方面,深入实施“尖锋”行动,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科技重大专项。“中国—东盟法律大模型”和“曲尺通信运维大模型”正式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填补了广西大模型备案的空白。截至今年5月,广西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累计达2248件。
在行业应用方面,全面深化“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已形成覆盖农业、制造、医疗、交通、文旅、汽车、教育等领域多元化落地生态。在产业发展方面,全区人工智能规上企业267家,2024年广西存续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708家,较2023年增长32.55%,其中南宁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全区比重超五成。
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方面,加快共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签约40个重点项目,覆盖大模型及“人工智能+”重点领域,投资额近80亿元。首批6个东盟国家的16家企业完成入驻签约。
《白皮书》对下一步优化发展提出了五项建议。一是注重策略,创新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路径。二是强基提能,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硬实力。三是创新应用,打造人工智能高融合产业生态。四是拓展东盟,深化开放合作与技术应用示范。五是安全可靠,统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安全。(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郭燕群 通讯员蔡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