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价-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7/15 09:04:18
来源:广西日报

广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价

字体:

  原标题:广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价

  7月5日晚,南京奥体中心,苏超酣战,广西万斤桂味荔枝现场助威,观众纷纷点赞“最甜蜜应援”。

  荔枝大丰收,还需要做好下半篇文章。

  连日来,记者走访自治区水果技术指导站,深入广西荔枝核心产区灵山县等地,从种、采、销等环节,复盘广西荔枝产业在提质降本等方面的应对措施,探寻广西荔枝“叫好又得价”的破局路径。

  前后受夹击 错峰有市场

  “灵山荔枝成熟期较晚,销售季与广东、海南中晚熟品种高度重叠,屡屡陷入低价竞争的被动局面。”灵山千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璜坦言。

  每年5月中下旬,海南妃子笑上市;紧接着,广东荔枝上市;6月中下旬,以桂味为代表的广西荔枝集中成熟,与海南、广东等省份相比,错峰优势不够明显。

  头啖汤没抢到,晚市发力如何?

  “云南有晚熟的桂味、怀枝、马贵荔等;四川泸州合江县的‘奥运荔枝’集中在7月至8月中旬成熟,成功避开了华南荔枝产区上市高峰。”广西农科院热作所水果研究中心副主任欧景莉介绍。

  前后夹击怎么办?广西通过升级品种调整上市时间。

  作为“中国荔枝之乡”,灵山从2005年开始进行荔枝品种改良和选育。“目前我们主推桂味、无核荔、仙进奉、冰荔、观音绿、岭丰糯等。”灵山县水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生产技术股长、高级农艺师潘俭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灵山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分别为37%、22%、41%,每年的5月至7月中旬,均有荔枝上市。

  提质,还有赖于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管理共同发力。

  “‘桂鸟飞巡’系统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用于检测病虫害。”在灵山凤凰果场荔枝园,灵山千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桂鸟飞巡”系统总工程师钟朋志介绍。以前,人工巡检130亩需要2天;现在,无人机接入“桂鸟飞巡”系统,30分钟便能完成,不仅实时捕捉叶面病害、果茎数据,还能指引精准采摘到最佳赏味期荔枝。

  灵山县积极探索构建数字化种植与智慧果园管理模式,助力荔枝生产数字化、智能化。

  龙武农场智慧果园为200亩桂味荔枝装上了“智慧大脑”,轻点屏幕,水肥一体化设备自动启动作业。“过去浇水、施肥全凭经验,现在看数据下‘菜’,优果率提升了25%。”果农谢升龙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蛀蒂虫对荔枝危害最甚。灵山县在全国首创“光驱避”绿色防控技术,根据蛀蒂虫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在夜间人工模拟白天光照环境,扰乱它们进食和繁殖,实现了蛀蒂虫虫果率为零的突破,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还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采运成本高 降本可增效

  “荔枝每斤采摘费用8毛左右,采摘成本太高。”在灵山,一些果农向记者反映荔枝采摘成本居高难降。

  今年,灵山县42万多亩荔枝预计产量突破19万吨,创历史新高,采运面临巨大挑战。

  “可以探索社会化服务,培育专业的采摘队伍,将采果费用降下来。”自治区水果技术指导站市场流通科工作人员梁秋瑜建议。目前,一些果农已经聘请云南工人帮助采摘,他们经验丰富、吃苦耐劳,每年先到海南,再到广东,然后到灵山。

  欧景莉介绍,华南农业大学已研发出荔枝采摘机器人,可以提高采摘效率。

  “山地机器人采摘是一个方向。”潘俭告诉记者。

  钟朋志介绍,采收期通过无人机巡视果实成熟度,明确从哪个区域先开始采摘。

  采摘快,还得运得快。

  “今年我们用无人机吊运,不到1分钟,100来斤果就到了装车点,装满一车,马上发往冷库预冷、包装。”灵山千年凤凰果场负责人官志斌说,1架无人机一天能吊3万斤,顶得上20多个工人。

  荔枝金贵,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灵山、北流、合浦等地多家采摘商反映,希望能在产区完成采收、清洗、分拣、预冷等工序。

  记者在灵山、北流调研了解到,我区部分荔枝产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建设滞后,不少果园通水通电难,荔枝采收环节仍以粗放式作业为主。

  潘俭告诉记者,因为土地指标不够,很难找到一块300—500亩的地块建大型包装厂,但可以利用小型冷链车转运,保鲜有保障。

  “我们今年运用气调冷鲜技术,注入特定比例气体,保证荔枝在运输过程中持续休眠,延长保鲜时间。”陈璜介绍。

  今年,灵山县引进曹氏荔枝气微保鲜技术,将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27天。灵山县还与京东物流合作,由京东物流提供“产地预冷+全程温控+多式联运”全链路方案,构建空铁联运网络,形成省内次晨达、跨省次日达的极速物流网络,让荔枝48小时新鲜直达成常态。

  如今,“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一千年梦想正走进寻常生活。

  他山之石 可以攻“荔”

  “去年桂味基本颗粒无收,售价达到120元/斤;今年刚上市时地头价8—10元/斤,高峰期时稳定在6—7元/斤,末期3元/斤左右,因为荔枝不耐储存、成熟果期短,农民担心卖不出去,争相出售。”电商邓女士告诉记者。

  “要冷静看待市场,接受市场竞争的结果。”陈璜显得很理性。今年4月,其公司通过“桂味荔枝卡”预售模式,售出1万多张荔枝卡,总量超过10万斤。

  在他看来,广西荔枝销售需要做好市场策划,可以学习借鉴阳澄湖大闸蟹营销模式,走礼品化、精品化路线。

  如今,灵山荔枝的销售模式已跳出传统框架。借助京东的“源头直发”服务,有效缩短了销售链路。同时,通过包园预售、荔枝提货卡预售,灵山荔枝成功锁定了高端客户群体。

  通过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灵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夜游果园等。不用承担采运成本,鲜果销售利润更高,果农做起了家门口的甜买卖。

  除了鲜果销售,还需延长产业链。目前,灵山县荔枝加工生产线众多,规模以上荔枝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能力6万吨以上,产品主要有荔枝酒、荔枝醋、荔枝饮料、荔枝果脯、荔枝干、荔枝蜜、荔枝饼、荔枝茶等。

  桂味出桂,味道更好。7月7日,中国(广西)—法国现代农业推介交流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广西荔枝首次到访世界浪漫之都。

  记者获悉,灵山现有4个出口基地。“今年,我们合作社获得了海关批准的果园出口资质,把荔枝卖到全世界不是梦想。”谢升龙说。(记者 刘琴 莫迪)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