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市永福县的田间地头、养殖场棚,活跃着一支“田秀才”尖兵队伍——科技特派员。他们肩负使命,将前沿农业科技精准“滴灌”至特色种养一线,为产业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聚焦痛点难点,服务“沉”到一线。围绕广地龙(药用蚯蚓)等特色产业,特派员们“把脉问诊”,精准施策。永福县科技特派员队伍在推广研究员王卫平的带领下,指导永福县富智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广地龙特色养殖。针对广地龙养殖初期成活率低、病害频发等问题,他们深入养殖基地,蹲点开展技术攻关,优化土壤配比,规范科学投喂,制定病害防控方案。同时,组织“田间课堂”与“夜间授课”,将繁育、管理、加工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养殖户,全年开展培训超10场,覆盖百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户实操能力。
赋能产业升级,成效“显”在实处。科技力量的注入,让特色种养焕发新生机。在自治区蚕业站科技特派员李安华指导下,永福县桑苗繁育基地面积扩大,满足当地种植需求,桑叶种植面积有望扩大到3万亩以上,指导三皇镇做好小蚕共育,让蚕农在家门口能购买到品质优良的小蚕进行养殖,促进兴建缫丝厂,就地加工蚕茧,形成产业链。
同时,特派员积极牵线搭桥,协助构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打通产销链条,让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科技特派员对永福福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蚕基地进行实地指导,在种养技术和政策方面,争取自治区蚕业站的支持;鼓励公司扩大规模,力争成为永福县养蚕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据统计,科技服务已直接带动1600余户农户增收,特色种养正成为永福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家文介绍:“永福县的气候适宜发展桑蚕产业,三皇镇旱地充足,种植用地不成问题,当地农民有种桑养蚕的习惯,该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科技特派员,一头连着创新,一头扎根沃土。他们以科技为笔,在永福大地上奋力书写特色产业兴、农民腰包鼓的精彩答卷,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着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未来,永福县将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让更多创新成果在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乡村在振兴路上“加速跑”。(向海林 刘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