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5月27日电(记者邹雨沁)5月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幕。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展团现场8家企业达成深度合作,签约金额5.3亿元,创下新高。

本次广西展馆以“文链东盟 智启未来”为主题,参展总面积达600平方米,聚焦文化科技、文化艺术视听、旅游康养、非遗文创,将前沿科技与地域文化元素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中国—东盟文化科技融合的交流平台。

文化科技展区中,五菱无人驾驶观光车、AIGC生成的柬埔寨微短剧等“广西智造”产品吸引大量观众驻足体验;文化艺术视听展区采用动态展示,呈现“文学桂军”数字化成果,展示获奖书籍、精选视听作品及热门IP动漫形象,实现文化符号立体化转化;旅游康养展区凭借“一键游广西”智能终端和壮医瑶药问诊台,打造“四季可游、全龄可享”的智慧旅居场景;非遗文创展区通过六堡茶制作动态演示、壮锦盲盒、角雕工艺品、珍珠饰品等,让广西非遗从静态保护走向可触摸、可体验的生活美学。

作为中国与东盟唯一陆海相连的省区,广西展馆特别设置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项,集中展示跨境电商大模型、智能数据标注等跨国合作成果,直观呈现双方在科技、经贸领域的务实协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华表示,当前,广西以“人工智能+文化”为重点,大力布局微短剧影视基地、动漫产业园等新业态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展会期间,有200多家企业及个人与广西馆展商洽谈合作意向,意向合作(采购)金额超500万元。广西广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炜表示,此次展会吸引国内外客商关注广西在东盟合作中的独特优势,共同探索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场景、新路径,助力广西成为中国—东盟文化经贸互动的双向赋能枢纽。(完)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