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山海精灵”的生态栖居——广西电力绿色发展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5/28 09:13: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守护“山海精灵”的生态栖居——广西电力绿色发展观察

字体: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经济参考报》5月28日刊发记者张纹采写的文章《守护“山海精灵”的生态栖居——广西电力绿色发展观察》。文章称,初夏时节,北部湾畔,白鹭掠过红树林;喀斯特峰丛深处,“石山精灵”白头叶猴在林间跳跃……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发挥平台优势,以绿色实践赋能生态保护,为建设“万物共生、和美永续”的美丽广西注入源源动能。

  清晨的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南方电网红树林白鹭保护队正带领志愿者栽种红树幼苗。这支由电网工人自发组建的队伍,12年来累计开展环保行动超300次,种植红树林7000余株,救护白鹭700余只。通过技术创新,供电所实施的沿海线路绝缘化改造工程,将保护区周边10千伏线路绝缘化率提升至90%,大幅降低鸟类触电风险。

图为南方电网红树林白鹭保护队巡线路上常与白鹭相伴。 李厉 摄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综合科办事员卢玉本介绍,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的鸟类种类已从2010年的187种增至目前的304种,全球极危的勺嘴鹬、濒危的黑脸琵鹭等珍稀物种也在此越冬。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支书何强说,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当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海产品加工等产业,并引进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在广西扶绥县岜盆乡的群山丛林间,白头叶猴翩翩起舞。近年来,当地白头叶猴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所在自然保护区已连续15年实现“零停电”“零触电”。据了解,为更好守护这群“石山精灵”, 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联合保护区成立电力生态联盟,投入资金迁改线路,推进电力绝缘化改造。“我们在猴群活动频繁区域的杆塔安装拦阻网,相当于给它们系上‘安全带’,让它们的家园更安全。”南方电网广西崇左扶绥供电局工作人员白兆忠说。

  在广西凌云县,当地电力部门积极探索生态共建路径,通过在杆塔上设置人工鸟巢,有效防止因鸟巢引发的线路故障。同时,在电力设备上加装各类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减少对鸟类及自然环境的干扰。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集团凌云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在巡线过程中多次救助受伤的金丝猴、猫头鹰等野生动物,并借助无人机等技术手段,为它们提供了200多个安全栖息点。

  走进北部湾海域,广西首个跨海电力联网工程——220千伏涠洲岛跨海联网工程施工现场正有序推进。该项目海缆长约44.8千米,涉及北部湾二长棘鲷长毛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途经涠洲岛周边珊瑚礁,对绿色施工、技术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基建部总经理张宁介绍,通过采用国内最长的跨海联网海底电缆非开挖水平定向钻,从海床下穿越涠洲岛珊瑚礁区域登陆涠洲岛,该项目可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据介绍,广西电网公司近年来瞄准绿色发展,不断写好生态“文章”:牵头组建桂林零碳绿电联盟,整合风电光伏资源;发布行业首个输电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隐患预警与生态保护“双精准”;打造5个近零碳示范区;首创“碳电寻源”系统实时追踪碳排放。

  “我们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电网规划建设全过程,今年将深入实施推进涉碳业务发展专项行动,依托广西电网碳排放监测平台等资源,推动构建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新能源并网流程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方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刘艳阳说,广西电网还将强化零碳示范项目引领,加强绿电前沿技术研究,搭建绿电产业平台,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零碳绿电产业生态圈,更好守护广西优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完)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