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探索自然资源碳汇调查技术路径-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5/14 09:10:40
来源:广西日报

广西探索自然资源碳汇调查技术路径

字体:

原标题:广西探索自然资源碳汇调查技术路径

  5月7日,记者从广西自然资源厅获悉,2022年以来,该厅立足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选取田东县等7个县(区)开展实施自然资源碳汇调查监测试点工作,以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与评估体系。经过努力,目前已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碳汇监测评估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碳汇调查技术路径,综合技术通过了第三方机构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祖勋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据承担试点工作的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试点县(区)碳汇本底不清、动态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该院集成遥感测绘、地球环境、统计等多学科技术,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林草资源清查和现场监测等多种数据获取方式,重点解决复杂地形数据采集、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难题。先后基于三调数据、遥感技术探索开展了自然资源碳汇调查与监测研究,构建了广西园地林地碳储量计量模型、广西农田与红树林生态系统碳资产核算模型,深化应用于东兰县林业碳汇能力评估、平乐县生态产品调查与价值实现、东兰县生态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分析等项目。

  统计资料显示,田东县、阳朔县、钦州市钦南区、容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来宾市兴宾区、宁明县等7个县(区)已完成先行先试,同时,完成了全区约2万平方公里碳汇本底调查、广西1422个碳汇样本调查,形成了400多个碳汇本地化参数数据集和60多个专题图件,建设了首个覆盖全区地表的耕地碳汇本底数据库。

  据介绍,广西自然资源碳汇调查与碳资产核算研究成果已被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纳入决策体系,成为制定生态补偿政策、规划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重要依据,为自然资源领域落实“双碳”行动提供了示范样本和技术路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自然资源碳汇调查形成的全区碳参数库,初步估计可为各市、县减轻财政压力近1亿元,节省了一大批碳核算研发和项目开发经费,可辐射云南、贵州等喀斯特区域,潜在市场规模超5000万元。(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郑志安)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