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感受大瑶山90年蝶变 重走费孝通田野调查路
近日,“大瑶山90年蝶变”学术交流活动在来宾市举办,80余名高校专家学者、有关研究人员及嘉宾重走费孝通田野调查路,探索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活动中,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深入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屯、六巷乡下古陈屯,实地参观了费孝通寓所、费孝通大瑶山调查故址等地,追寻费孝通先生在金秀大瑶山开展田野调查的足迹,感悟他情系瑶山、学术报国、志在富民的爱国情怀。随后,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还深入金秀镇奋战瑶寨、金秀瑶族博物馆、金秀瑶医药博物馆等地,现场感受瑶族民俗风情,探秘瑶族文化魅力。
90年前,年仅25岁的费孝通和新婚妻子王同惠深入大瑶山开启最初的田野调查。在这里,费孝通和王同惠怀着求知的渴望相携而行。从1935年第一次访问大瑶山开始,费孝通先后五上金秀大瑶山,写下《桂行通讯》《花蓝瑶社会组织》《四十三年后重访大瑶山》《四上瑶山》《盘村瑶族·序》《瑶山调查五十年》等具有影响力的文献,为大瑶山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研究我国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与会人员认真聆听费孝通先生到大瑶山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事迹介绍,切身感受金秀的发展变化,纷纷被费孝通先生一生为大瑶山奔走呼吁、倾注心血的故事深深感动。
“费孝通先生在大瑶山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值得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所关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延中认为。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罗彩娟表示,重走费孝通之路,挖掘和总结金秀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经验,对助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大瑶山再创辉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李晟、何明华 通讯员黄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