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仕颖在平流屯的家里做作业,妹妹龙仕敏在门口玩耍(7月31日摄)。
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平流屯,是一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壮寨。
平流屯现有110多户480余人,都是壮族,属南盘江流域的青衣壮。当地群众一直保存着淳朴的民族习俗,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等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颇具特色、保存较完整的是壮族特色建筑——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
“干”是“上面”“稻梗”的意思,“栏”是房子。房屋用木头做成三层楼结构,底层养牲畜,中间层住人,顶层储藏粮食。屋檐倾斜度大,便于排雨防晒。屋顶两端还各有一个A型小屋檐,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利于储藏在顶层的粮食保持干燥。
古寨内古树林立,干栏式传统民居保存有69座。2012年,平流屯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今,当地把乡村旅游、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努力打造“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守得住文化”的田园乡村。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龙仕兵在平流屯展示自家木楼顶层储藏的稻谷(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龙正真在平流屯自家木楼里擦刨子(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梁乜利在平流屯自家木楼门前做针线活(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龙仕兵在平流屯自家木楼前休息(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这是在平流屯拍摄的羊群(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龙仕兵在平流屯自家木楼查看腊肉熏制情况(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平流屯绿树掩映的木楼(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这是青山上绿树掩映的平流古寨(7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两个小朋友在平流屯的家门口玩耍(7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梁乜利扛着锄头走在平流屯的村道上(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龙仕兵在平流屯自家木楼前洗手(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pagebreak
龙仕颖(左)在平流屯的家里做作业,妹妹龙仕敏在旁边看书(7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