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进补有讲究 保持乐观养精气-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4 01/06 09:05:41
来源:南宁晚报

天寒进补有讲究 保持乐观养精气

字体:

  【原标题】天寒进补有讲究 保持乐观养精气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藂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北京时间2024年1月6日4时49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前后正是“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虽带着一个“小”字,实则寒冷尤甚。

  小寒节气,这些时令美味和养生之道你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寒美食

  ●腊八粥

  因为小寒与腊八节相邻,而五谷也是冬季食补的好食材,小寒时节喝上一碗营养丰富的腊八粥既能在隆冬腊月驱赶走丝丝寒意,也开始了“忙年”的节奏。

  周密在《武林旧事》里记载说:“腊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xùn)、柿、栗之类为之。”把大米、黄米、小米、糯米、赤豆用旺火烧开,后用文火慢熬,等粥变得绵软了,再加上花生、银杏、桂圆、红枣、莲子、栗子、葡萄干熬煮即可。

  ●糯米饭

  寒冷的三九天,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产热”,小寒这天,广州人家会吃一顿糯米饭,以趋避寒气。将腊肉腊肠切丁、炒熟,加以熟花生米、碎葱白拌糯米饭吃。腊味是当地煮糯米饭的必需品,因其脂肪含量高,被认为有御寒效果。

  ●菜饭

  小寒节气,老南京人讲究吃菜饭,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冻梨

  小寒时节的东北,气温最低能到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把新鲜的梨子随手放在室外冻上一夜,经过一夜的“雪打风吹”,裹着一层霜雪的冻梨就做好了。

  把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梨,放在室温下用凉开水浸泡解冻半个小时,梨的表面就会结出一层薄薄的冰,掰开冰膜,一口咬下,那清甜、冰凉的汁水瞬间充斥整个口腔,就是暖气房里的润燥佳品。

  小寒养生

  ●饮食应以温补为主

  民谚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说明小寒进补十分重要。此时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如羊肉、牛肉等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对人体的侵袭。

  ●调畅情志慎忧思

  小寒时节寒风凛冽,易扰乱人体阳气。此时应调整自己的心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可以多听听音乐,多晒太阳,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为生活增添乐趣。

  ●冬练三九

  民谚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小寒节气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同时使人精力充沛。锻炼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舒展筋骨即可,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宁玉桦 文沛仔)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