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宁市跨境产业发展释放创新活力
记者从南宁市委改革办获悉,在11月15日召开的全区改革攻坚暨开放合作改革集成经验现场交流会上,《南宁市打造中越跨境快速物流通道 服务构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中国(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服务构建中国—东盟贸易新通道》入选全区开放合作改革集成经验案例,备受关注。
近年来,东盟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22年,国家明确支持南宁探索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为此,南宁市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打造高效便捷的中越跨境快速物流通道,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服务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南宁市打造中越跨境快速物流通道 服务构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中介绍,南宁市通过建立跨境通道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优化中越跨境物流枢纽功能、集成推动跨境货源组织培育、创新陆路口岸通关监管模式等举措,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效果逐渐显现,中越跨境公路运输通道顺畅。今年6月29日开始,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每周二、周四、周六常态化开行,7—10月份中越班列月均发送集装箱155标准箱,比上半年月均运量增加106标准箱/月,增幅216%;南宁经友谊关、东兴、爱店、水口等4个口岸至河内和北宁、北江,以及经东兴口岸至海防满足12小时“厂到厂”运输条件,今年1—10月,南宁市累计完成中越跨境公路运输出口共732趟次,累计运输货物6588吨。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深度赋能产业带,势必大大提升竞争力。商务部今年也首次提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产业链与跨境电商“双向赋能”。借助中国—东盟渠道,南宁市以建设中国(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建立起了南宁市、自治区商务厅、南宁海关等联动机制,在业态、平台、通关、通道上全方位发力,逐步形成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贸易新通道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中国(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服务构建中国—东盟贸易新通道》中介绍,近年来,南宁市创新培育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推动跨境通关监管便利化,构建跨境电商出口“南宁通道”,建立“东盟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今,跨境电商成为南宁市对外贸易特别是对东盟贸易新增长点,2019年开区运营以来,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7.2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37.86亿元,年均增长266.8%。南宁市建成集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监管于一体的“三合一”式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获海关总署备案推广。
“当前,南宁市紧抓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大力探索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持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通过改革创新来为发展赋能增效,不管是打造中越跨境快速物流通道,还是加快中国(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都能充分体现这点。”南宁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宁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以开放牵引改革,以创新支撑发展,加快推动跨境产业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出应有贡献。(乔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