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后”到“00后”——大山里的党员干部群像-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3 06/30 17:24:46
来源:新华网

从“30后”到“00后”——大山里的党员干部群像

字体: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55岁的“60后”党员龙革雄(左)和妻子罗桂枝(2022年3月20日摄);右上图为龙革雄和村民们在山上种树(2013年5月15日摄);右中图为龙革雄在学习吹芦笙(2023年2月18日摄);右下图为游客在铜板屯游玩(2023年2月18日摄)。

  铜板屯曾经是一个“空巢村”,一度濒临消失。2012年,外出闯荡20多年的龙革雄和几位村民返回家乡发展水果种植和观光旅游。如今,铜板屯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村”。

  在广西柳州、河池、梧州等地的大山深处,从朝气蓬勃的“00后”,到白发苍苍的“30后”,大批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或作为中流砥柱,或继续发挥余热,带领乡亲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91岁的老党员余炳万(2023年6月27日摄);右上图为余炳万在尧告村民俗文化活动中(2019年3月12日摄);右中图为余炳万(右)在指导后辈进行苗族非遗文化保护和发展(2023年6月27日摄);右下图为余炳万(前排右二)和尧告村拉鼓传承人队伍在一起合影(2019年3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73岁的老党员梁安合(2023年6月29日摄);右上图为梁安合在苗寨夜校课堂上给妇女们讲课(2022年4月20日摄);右中图为梁安合在巡寨打更,提醒村民们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和做好日常卫生工作(2023年6月29日摄);右下图为梁安合(右四)和村民们在种树后合影(2019年4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鹿寨县鹿寨镇思洛村23岁的党员谭梓祥;右图为谭梓祥在村里开展各项工作(照片均摄于2023年6月13日)。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43岁的党员梁强(2023年6月27日摄);右上图为梁强在拍摄记录村里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右中图为尧告村的民族文化活动场面;右下图为梁强(右二)在向老人们了解非遗文化情况。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83岁的老党员梁玉平(2023年6月28日摄);右上图为梁玉平指导小学生吹芦笙;右中图为梁玉平(中)和后辈们在苗年活动中(2019年12月27日摄);右下图为梁玉平(站立者)在苗寨新春民俗活动中(2019年2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仁良村44岁的“70后”党员韦寿基(2023年4月22日摄);右上图为韦寿基在陀螺比赛中(2023年5月1日摄);右中图为仁良村村民在陀螺文化广场跳民族舞蹈(2023年6月22日无人机拍摄);右下图为韦寿基组织村民进行拔河比赛,喜迎端午节(2023年6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鹿寨县鹿寨镇窑上村驻村第一书记、29岁的党员荣双全;右图为荣双全在蔬菜基地查看产业发展情况(照片均摄于2023年6月13日)。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鹿寨县中渡镇朝阳村23岁的党员叶芳玲;右图为叶芳玲在村里开展各项工作(照片均摄于2023年6月13日)。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52岁的“70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祝雪兰;右上、中图为祝雪兰在制茶;右下图为祝雪兰(左五)和同事们合影(2023年6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